杀姥姥的这些照片看了很有感触。 丹戎巴葛火车站,不仅是新加坡人的记忆,也是马来西亚人的记忆。
丹戎巴葛火车站一直是从新加坡前往马来西亚的重要陆路通道。新加坡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独立之后,马来西亚国有的马来亚铁道公司(KTM)继续控制及运营在新加坡境内的一段铁路,并以租赁的形式控制铁路及其附近的土地,其中包括丹戎巴葛火车站。
新马两国在1990年就丹戎巴葛火车站的搬迁达成协议,并最终在去年取得突破性进展。马来西亚同意将丹戎巴葛火车站搬迁到新加坡北部的兀兰。
丹戎巴葛火车站的设计一直为我国建筑师津津乐道。它建于1932年,设计师是伯特必次(D.S. Petrovitch),建筑灵感来自芬兰赫尔辛基的火车站。
火车站的圆顶中央等候厅十分抢眼,玻璃窗把阳光引进大厅。墙上都有色彩鲜艳的浮雕画装饰,题材是典型的马来风光,比如种田、割胶等。
1900年4月16日,新柔铁路行破土礼,1903新加坡-克兰芝铁路开幕(Singapore-Kranji Railway)。火车由登路(Tank Road)火车站出发,经过乌节路、槟榔路、卡佩芝路、蒙克山住宅区、纽顿圈,进入武吉知马路,直达克兰芝柔佛海峡。不久后,为本岛服务的火车再往南延伸,经过浮罗西贡、珍珠巴刹、达士敦山,再到直落布兰雅及亚历山大砖窑。
新柔长堤在1919年开始兴建,1923年开放给火车川行,在这之前,火车来到兀兰火车站,货物和搭客都须要下车转移到渡轮上,过了对岸才能转搭火车北上。
到了20年代,马来亚铁道局发现火车经过市区的种种不便,便决定把火车站转移到岌巴路,岌巴路丹戎巴葛火车总站于1932年启用至今。
1913年,新加坡的铁道连同两旁的地段,以414万元的价格卖给马来亚联邦政府。1948年,当马来联合邦成立之后,新加坡铁道正式易名为马来亚铁道。
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宣告独立,新马分家,铁道也要不也分家?当时两国领袖决定维持不变。
进入70年代,新加坡进行市区重建,铁路经过的好多地段都可以供作发展用途。铁路沿线两旁各25公尺的地段归马来亚铁道局管辖。
丹戎巴葛火车站的所在地属于大马土地,是新加坡租借给大马999年。现由大马铁道局经营管理,这过程牵扯许多剪不断理还乱,马新两国之间的历史与地理交结原因,非外人所能理解。
一旦租借期满,这种奇特的现象也将变成历史。不过未满前,两国政府不断针对这块土地展开多次会谈,每位新上任的首相拍胸膛承诺改善马新关系,下台后始终无法处理这棘手问题。
通常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拥有的土地是驻外大使馆,惟大马在新国除了有大使馆土地之外,还包括政府机构的大马铁道局拥有的999年租期的土地。
火车站是新加坡政府的心头痛,多年来马新两国关系的谈判配套中,丹戎巴葛必然是其中一项。无奈找不到交叉点,就如两条平行的轨道,没有交汇点,最贴切的马新关系写照。
[ 本帖最后由 i_love_jack 于 2011-7-11 12:10 编辑 ] |